菩提法用

著者: 王驤陸居士 人才 一所大房子的建設,必需要堅固合度的材料,一個國家的建設,也必需厚重幹練的人才。但才不才,各有地位和立場,亦如器之厚薄,經用不經用。所以,才以德為體。譬如一把刀,鋒利是用,堅剛是體,真正純剛利劍,雖形狀萎鏽,一樣是無堅不破。有才無德,不是真才,是為小有才,不可大用,只一時風雲際會,似日本的櫻花,不久就衰敗了。那檜楠松柏,可用之於千百年,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輕躁之流,自非大器。...

印心隨筆

著者: 王驤陸居士 初學佛 凡初學佛,如木匠伐木,愈取大材愈好,小一寸,即失數尺之用,是以取法乎上,先立乎其大者。從教入者,每被無形封住,日後極難發展。從宗入者,非得明師量材,亦易入歧途。但料是不會小了,終必成大器。如造屋不論幾間,地卻先占十畝,大廈千間,即基於此,不以時間相論也。因緣時節,自然而致,促成之者,亦在左右,此所謂緣助是也。從此雙車並進,各先著鞭,努力者,後來居上,亦未可知。人生第一福運在一閑字,非閑,即無分矣。茲當以數語供養於後:...

接引與授法

著者: 王驤陸居士 接引法門 所貴乎善知識者以其能方便也,引其人入正道也,熱腸也,不憚煩也。倘自己根本未明,雖熱心為人,然般若不開,總是執取我見,一切不圓,無形中貽誤後學,造無量業。善因而得惡果,甚無謂也。願告同人,彼此各自勉旃。善者善巧也,切不可執取一法,定以我法為勝,行除成見,則觀察圓矣。 知者知其人之根器與地位也,先應知自己之立場與力量,方可施之,切忌自以為知也。 識者識其機也,非其人、非其實、非其法、非其緣、非其地,皆不可輕舉妄動,彼此無益而大害在後,尤當慎之。 (一)自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為人師者須先自覺。...

淨土法要

著者: 王驤陸居士 阿彌陀心要 佛說法四十九年,種種方便,無非使眾生攝心歸一。做到一不要唯利是圖,方是度盡苦厄。隨機應化,非有定法。念佛法門,亦是方便法門之一種。不可專執持名為念佛,凡內觀自性外參經論,一切皆念佛也。千百年來,念佛者多,成就者少,其原因為:(一)貪得便宜,不耐吃苦。(二)不明心要;力量不足。(三)分宗立派,穢淨之見橫生。(四)不得持名法門之訣竅。...

觀微雜說

著者: 王驤陸居士 觀人 觀相不如觀氣,氣清而厚者為上,清主貴,厚主壽。觀氣何如觀心,心渾厚者雖愚必有後福,心伶俐者雖慧未必有壽。然有愚而詐,外薄而心地厚者,當察其行。 平時觀其所好,貪虛榮者必是賤相,以貴者不必求貴,惟其賤是以求貴。貪富財者必是貧相,義亦如是。如功利者必喜侵軋而忌才,貪者必量小,量小者必福薄。凡自奉厚者必薄待於人,不足交也。豪富之家,且先觀其窮苦戚族,能厚相結者,其家必昌,交友其次之。中產之家,且先觀其子弟有禮貌能讀書者,其家必昌。貧苦之家,且先察其勤惰,能勤者其家必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