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語報身文

著者: 王驤陸居士 民國庚辰秋,熊君為攝影。戲作《法身語報身文》題之於後,用以自警。且勸世之視幻軀過重,枉自塵勞者。 與君同生,五十五年。形影不離,從不相見。   今忽回頭,始識君面。我能見君,君不我見。   君之與我,非一非二。人以見君,乃知有我。   我隱於微,君顯於前。賴君之身,我得依恃。   非君之舌,我無以言。借君之目,用辨於色。   借君之耳,我得聞佛。種種方便,伊誰之力。   拜君之惠,亦雲至矣。念君之德,何異於親。   雖然本來,實又非君。君與我交,常而不親。   君不我知,豈為知心。我有煩惱,君不我解。...

悟前悟後心境略說

著者: 王驤陸居士 眾生佛性本體,與佛不二,惟無慧照力,隨業流轉,是名曰迷。迷覺(異)若三途,性相則不二也。是以迷在心,覺亦在心,惟心不可得,迷覺同成為幻。(言滅)境者,亦依幻離幻,冀依幻滅幻而已。 心境非是二物,所言滅者,仍心中幻起之影像也。此(心)在迷謂識,在覺名智,(了心)本覺名曰悟,悟曰心(境)。悟自心與外境相接時,究如何景象,是隨波流轉耶?抑有所□耶?今與昔比,其力如何?能不被八風所動否?...

歸性頓漸之圖

著者: 王驤陸居士 畢竟非實-知幻-不貪 空→定→慧→妙觀→知→ 同體大悲-平等-不嗔 因果洞明-見正-不癡口業止、殺盜淫滅-念止 (次第而下,是名漸法——有修之修) 殺貪 盜口業嗔 淫癡十惡→刹那歸空(定慧)具足-念止 (刹那歸真,是名頓覺——無修之修) (頓) 成佛無他妙訣 在使真心常現 真性如何相貌 本是圓明湛寂 (漸) 將心歸於空寂,惟有止念一法 念止心自化除,寂光真境現前 見聞覺知了了,無住無雜無壞 依圖而明頓漸,空王身現無邊 仁知書于印心精舍...

心鍠

著者: 王驤陸居士 社會上的一切事業,都是人作主腦,所以稱做人事。但人所以能造作一切事業,還從思想上出發,所以心是人生的主腦,心亦就是萬物的主腦。 人的賢愚,是心的賢愚,其思想計謀分別動作都是心。靈巧的是賢,呆笨的是愚,其實心是一樣。社會上一切文化,無不由心去建立,一切學問,也無不由心去發明。但世人尚都不明白心究是什麼,就知道是腦海作用,或說是心臟裡的動作,發出來的思想念頭,就叫做心。至於心的如何啟發,念頭又如何出生,這個道理卻莫名其妙,所以要說心。...

金剛釋義意見

著者: 王驤陸居士 滔滔塵世,患起人心,心迷外境,自居於奴。遂迷聲色,迷貨利,迷武力,迷邪說,一切皆迷信,而以我是為眾迷之根。佛求人類自覺,要人根本打破自己之迷信,人乃反以迷信目之,寧非怪事。經者,佛與諸大弟子討究眾生迷悟之根源,阿難等結為典籍者也。後人依據以考證自己之心地,如何而出凡入聖,如何而超登覺岸,其理至顯,其義又至密。故依據文字語言以形示者曰“顯”,印證心地神悟而難表者曰“密”。...

金剛經義隨說

著者: 王驤陸居士 稽首世尊善賜護念   今我發願隨說是經   普願眾生信心清淨   深解義趣不樂小法   以佛智慧悉知是人   荷擔菩提即為如來   不取於相即生實相   通達無我是名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