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啟機 – 共業與別業

齊志軍老師開示 問:個人的別業和共業相比,很小是嗎?   答:對,比例很小。比如現在這樣說吧,就這一張桌子,這個心外沒有客觀存在,客觀並不存在它。共業所感,大家都看見有。要是有一個人看著沒有,那就是他跟你不共業,那麼你連他也看不見啦。要是不共業,你就看不見他。所以大家都沒法去改變它。   要是有一個人悟道了以後,別說這個桌子,身心世界全都空了。來得那麼猛,就像爆炸物。並不是要爆炸的那個境界是成道,是恢復真實了,(這時)還有道可成嗎?恢復真實還有道可成嗎?都是假名。...

修行啟機 – 不昧因果與改變命運

齊志軍老師開示 問:(學佛的人也可以通過學佛,掌握先機,改變命運。)先機在人嘛!先機的本質是什麼?   答:這不是佛法的名相!世間法裡有某一塊類似你的說法。但你要把這些奉為圭臬、當成宗旨的話,容易走偏到另一頭去。任何世間法的宗旨,都是有條件的;條件消失後,都不再是宗旨。   它靠因緣所生法維繫,(或者說事物)本身就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是有生就有滅的,條件消失就不存在,不是永遠正確。...

修行啟機 – 《楞嚴經》五十種陰魔

齊志軍老師開示 問:要是修成佛了,以什麼樣的方式或形象出現?   答:那不佛有三身嗎?法報化三身。你看釋迦牟尼佛就是個化身。 問:隨便化出來的?   答:你以為隨便就是沒有規律啊?規律在哪啊?找到規律就好說話了,找個規律我聽聽。我跟你說佛出世的規律,一句話就說明了:“眾生解脫緣熟。”   眾生解脫緣不熟,他就是來,你也不聽他的,不願求解脫嘛!那不是不來,就是來你也不知道啊。他沒起作用,因為你不跟他,你不需要。   因為什麼呢?你不知道怎麼解脫,他知道怎麼解脫,他是解脫過的人。但是你不需要解脫,你需要輪回。佛出世不也等於沒出世嗎?...

法門抉擇 – 心中心與大隨求

齊志軍老師開示 問:齊老師,《佛心經》下半部裡的大隨求怎麼修?   答:大隨求,咒語是:嗡嘛呢打哩吽啪吐。現在有一種現象,高推這個(大隨求法)。把這個作為(佛法心中心的)後半部,說心中心六印一咒不完美,加上這個才完美。這其實是誹謗心中心法。   你要是想修大隨求法,大隨求本身就是心密的法,拿起來就能修。你要是高推到那境地,我偏不那麼說。   老人也說後半部,但是老人都是輕描淡寫的,絕不是要(用大隨求法)補心中心法的不足。...

法門抉擇 – 天臺止觀

齊志軍老師開示 問:老師,我想問一下,在什麼情況下才能達到斷呼吸?   答:本來有現成的法門,但是這種法門,現在即使是它本派也不修了,所以說你設定了一個目標,現在你找不到老師。我不能指導你這個,因為我本人在這方面沒有實踐。我要自己修的,有實踐,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