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歸宿 – 關於慈氏咒

齊志軍老師開示 問:老師,那個往生廣咒,還有慈氏咒,走著路也可以持?不見得非得盤著坐,打著手印持吧?   答:老人所說的每天四十九遍,是坐著的。你說的是四十九遍之外的。你願意持咒,我認為那總比打妄想強。你說那個時間你不持咒幹啥?我打妄想。那你持咒吧,那總比打妄想強。 問:那就是說,持這個咒子的標準就應該是坐著的。   答:別說標準,總比打妄想強。它夠不上標準的尺寸。打妄想不好,慈氏咒總比打妄想強。 問:慈氏咒的手印必須結嗎?   答:那個每天四十九遍,說的是打坐。 問:必須結手印嗎?...

修行歸宿 – 彌勒菩薩兜率淨土

齊志軍老師開示 問:師父,那個兜率天,是欲界的六層天的一層天嗎?與兜率內院又有什麼區別?   答:實際上在佛經裡講“兜率內院”的時候,都是用“兜率天”這個詞,並沒有寫“內院”這個詞。但是那些講經的人,他們知道佛說的意思:佛實際說經只說自家,外院的事他基本不提。所以說生兜率天了,就是生他家了,生那裡了,就是這個意思。...

修行歸宿 – 色身與修法

齊志軍老師開示 問:色身與修法。   答:以淨土為歸,牢牢掌握以淨土為歸。反正我以前的措施已經失效,通過我這一輩子的經歷證明:那些保養啊、健康啊全部無效。還是要老,還是要死。怎麼辦啊?以淨土為歸!   什麼見性、空、心這一套,讓那些有哲學頭腦的人去學吧。他們需要那樣。他們的色身正健康,他們也沒有認為保養保養身體就永遠不死。他們不是你這樣的根性!   你是認為身體保養保養就會好,事實證明它不會,還是要老,還是要死。既然如此的話,乾脆,找個歸宿:以淨土為歸。...

修行歸宿 – 中陰與超度

齊志軍老師開示 問:剛才你說有兩次大顯光明是什麼?   答:那不是《中有解脫秘法》裡說的嗎?那跟見性境界一樣。跟我們打開本來見性的境界一樣。 問:家裡有親屬有老人,家裡方便想給(他們)念誦。是在咽氣前嗎?   答:三天半到四天之內,這個不一定是前後,它是一段時間內會出現兩次,沒有固定在哪個時間起。 問:是剛咽氣?還是沒有固定時間?   答:兩次自性光明現起,不限於剛咽氣的時候。它是在從死亡到三天半或四天之間。這是經書裡講的。沒有說固定在前頭在後頭,沒有“固定”這個詞。 問:那就抓住這個機會,給這些家屬老人什麼的,給他開示。...

修行歸宿 – 中有救度

齊志軍老師開示 問:現在有這樣一個問題:有的人往生了,是用淨土法門的念佛超度他好,還是用中陰救度方法好?   答:哪種方法有效哪種好。哪種對他的機哪種好。中陰救度是這樣的:不管他生前如何,只要他死後能聽你的話,也可以往生淨土。   一般生前不信佛的,他倒真可能得度。因為他跟你關係好,雖然他不信佛,你信佛,但你們還可以做朋友。這一種人死後你超度他很容易生西。   他為什麼不信佛呢?他認為你說的那些事不存在。第一他就不相信輪回,所以他不信佛。他就認為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沒有,哪還有再輪回呀?根本不可能。...

修行歸宿 – 諸佛淨土同異辨析

齊志軍老師開示 問:齊老師,就是到變天氣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就打坐打不好了。   答:(可能是)那一種風濕什麼的,色身有問題。有些人對風濕很敏感。你比如,我不是有時候去深圳嗎?我很能適應那裡的環境,有人就不行。   這是人的反映不同。我覺得在這潮濕的氣溫裡生活,反而比在乾燥的地方更舒服。這是人與人的不同。 問:一動一身汗,一動一身汗。   答:呀,潮濕得太厲害了。因為它挨著海,那兒是海洋氣候,相對濕度很高。但是我覺得那樣舒服。乾燥了難受,太乾燥了。哈哈哈哈。 問:這時候想觀心觀不住。...

修行歸宿 – 諸佛凈土同異辨析

齊志軍老師開示  問:齊老師,就是到變天氣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就打坐打不好了。  答:(可能是)那一種風濕什麽的,色身有問題。有些人對風濕很敏感。你比如,我不是有時候去深圳嗎?我很能適應那里的環境,有人就不行。  這是人的反映不同。我覺得在這潮濕的氣溫里生活,反而比在幹燥的地方更舒服。這是人與人的不同。 問:一動一身汗,一動一身汗。  答:呀,潮濕得太厲害了。因為它挨著海,那兒是海洋氣候,相對濕度很高。但是我覺得那樣舒服。幹燥了難受,太幹燥了。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