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體啟用 – 自性遠離建立與誹謗

by | 12 月 3, 2020 | 齊師法語

齊志軍老師開示

問:我跟您說過這事,到最後什麼都沒了,就剩一個知道。
  答:把這個也扔了。

問:噢,是。昨天我才知道,不用非得找誰知道。
  答:不是非要找人知道,連那個“知道”本身也不是。現在人說話各人有各人的見解,互相參考(所以不可靠的多)。咱用古人的話,古人的話能收在《大藏經》裡的,已經是很精練的了。一般那些似是而非的(文章)大概收不進去。《大藏經》裡,那些查出來的典籍裡記載:“不屬於知,不屬於不知。”你弄一個屬於“知道”的,那能對嗎?這明擺著的,不屬於知道,也不屬於不知道。你別認為它不屬於知道,就屬於不知道了。也不屬於不知道。就是不相干!跟你那個知道不知道不相干!跟那個斷滅見更不相干。一說,“不是知道,也不是不知道”,就好像是一種死寂了,斷滅了,絕對不相干!跟那也不相干。所以,別再在思維理解門中弄了,理解門頭(不管用)。
  咱們這理解能力,比那聰明人的理解能力,咱差多了。他們的理解能力都不是,他們可以四句百非。我們別說百非,能翻兩三個,就把自己繞迷糊了。我們自己跟自己非一百次,——到不了一百次,(甚至)不用說十次,三五次你都撐不到,你自己就迷糊。自己迷糊的事古人絕不幹。(古人)都是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的,他不會自己迷糊。我們現在人就有這特點:自己沒聽懂,背下那個詞,炫耀說(自己知道)。他自己其實也沒聽懂,別人當然更聽不懂。因為他自己就沒聽懂,別人哪能聽得懂?

問:我就說不找別人認個誰知道,不認它了。
  答:現在正找著那呀,當下!現在不是正找著嗎?這不明擺著的事嗎,你說呢,是不是?(佛法)畢竟不是世間法,佛法是解脫道。世間法的規律在這裡,有的時候能借用,那就叫方便說,不借用的時候是格格不入的。(佛法)跟世間的思維,那個思路是格格不入的。為什麼呢?佛經裡有雲:“眾生顛倒。”一個是正著的,一個是顛倒的,那它會格格不入。但是有時候我們就隨它顛倒,你顛倒我也顛倒,說幾句方便話,讓眾生醒那個顛倒夢。這話是有的,這就是方便說。
  (如果)方便說也不說,要說究竟了義,顛倒過來說話那就行了。那一下就格格不入了。那你不能按那個思路了。要假如說方便法,就是按你思路說的。當然能按你思路,說話隨你的思路,(但要)給你留一個口,這個口就是個悟處。你沒有悟處,一直把這(方便法)奉為圭臬,當成個無上的什麼啥,在那吹:前行和加行,都是無量的功德。(你可以)用最美的一個一個贊詞讚歎(前行和加行),但到無上竅訣你稱讚不得。為什麼稱讚不得?因為,它容不得你建立,也容不得你誹謗。容不得你的稱讚,也接受不了你的污蔑。它啥都染不上,本來就是無染的。那稱讚不能對最上的法,只有前頭的前行和加行那些法,用最美的詞讚歎才可以。我們現在人喜歡讚美詞,他不知道,讚美詞和罵人的話是一個意思。

問:我有時候有什麼問題呢?我自己有時候在網路上查詢一下。
  答:嗯,可以。僅供參考,我說的不一定對,要是有一些比較廣泛的問題,那就以佛經為主,《大藏經》的經律論為主。要是有些問題,屬於心密本門內的問題,以祖師開示為主,都不能以我說的為主。我說的如果不符合這些原則,你不要聽,以(佛菩薩祖師的開示)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