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驤陸居士下集》

整理後記

著者:明真 先祖父的佛學全集終於得以印行。這一全集由發起、搜集、整理到編輯付梓,經六年之久。雖稱全集,但遠遠夠不上一個“全”字,而從現在所能搜集到的倖存文稿說,應是較為完備了。這總算了結了我多年的夙願。 我想為祖父出全集,並非因我是他的後代,而是因為祖父確系修證大德、得印心宗精髓的佛學家。不論從修行還是從研究的角度,他的論著公之於世,都是有益於社會的。關於祖父的生平與傳修經歷,我在《王驤陸居士傳略》中已作了簡略敘述,在這裡,我僅著重談談“印心宗-佛心中心法”的特點及文集整理要點。...

淨語錄

著者: 王驤陸居士 悟心銘         不是有心 不是無心 不是不見 不是不聞 了了覺知   不著見聞 蕩然無住 是名無心 心若無住 妄依何立   妄既不立 夙障自除 問心何來 因境而起 境亦不有   同屬幻影 妙用恒沙 盡是緣心 緣心息處 頓證無生   無生實相 非可眼見 杳杳冥冥 其中有精 證悟之者   名曰見性 是故無求 心自甯一 無心可惑 即是大定   得大定者 無動無靜 無得無失 無喜無嗔 本位不移   起應萬機 不變隨緣 即無生死 成佛要訣 如是而已...

菩提法用

著者: 王驤陸居士 人才 一所大房子的建設,必需要堅固合度的材料,一個國家的建設,也必需厚重幹練的人才。但才不才,各有地位和立場,亦如器之厚薄,經用不經用。所以,才以德為體。譬如一把刀,鋒利是用,堅剛是體,真正純剛利劍,雖形狀萎鏽,一樣是無堅不破。有才無德,不是真才,是為小有才,不可大用,只一時風雲際會,似日本的櫻花,不久就衰敗了。那檜楠松柏,可用之於千百年,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輕躁之流,自非大器。...

印心隨筆

著者: 王驤陸居士 初學佛 凡初學佛,如木匠伐木,愈取大材愈好,小一寸,即失數尺之用,是以取法乎上,先立乎其大者。從教入者,每被無形封住,日後極難發展。從宗入者,非得明師量材,亦易入歧途。但料是不會小了,終必成大器。如造屋不論幾間,地卻先占十畝,大廈千間,即基於此,不以時間相論也。因緣時節,自然而致,促成之者,亦在左右,此所謂緣助是也。從此雙車並進,各先著鞭,努力者,後來居上,亦未可知。人生第一福運在一閑字,非閑,即無分矣。茲當以數語供養於後:...

接引與授法

著者: 王驤陸居士 接引法門 所貴乎善知識者以其能方便也,引其人入正道也,熱腸也,不憚煩也。倘自己根本未明,雖熱心為人,然般若不開,總是執取我見,一切不圓,無形中貽誤後學,造無量業。善因而得惡果,甚無謂也。願告同人,彼此各自勉旃。善者善巧也,切不可執取一法,定以我法為勝,行除成見,則觀察圓矣。 知者知其人之根器與地位也,先應知自己之立場與力量,方可施之,切忌自以為知也。 識者識其機也,非其人、非其實、非其法、非其緣、非其地,皆不可輕舉妄動,彼此無益而大害在後,尤當慎之。 (一)自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為人師者須先自覺。...

淨土法要

著者: 王驤陸居士 阿彌陀心要 佛說法四十九年,種種方便,無非使眾生攝心歸一。做到一不要唯利是圖,方是度盡苦厄。隨機應化,非有定法。念佛法門,亦是方便法門之一種。不可專執持名為念佛,凡內觀自性外參經論,一切皆念佛也。千百年來,念佛者多,成就者少,其原因為:(一)貪得便宜,不耐吃苦。(二)不明心要;力量不足。(三)分宗立派,穢淨之見橫生。(四)不得持名法門之訣竅。...

觀微雜說

著者: 王驤陸居士 觀人 觀相不如觀氣,氣清而厚者為上,清主貴,厚主壽。觀氣何如觀心,心渾厚者雖愚必有後福,心伶俐者雖慧未必有壽。然有愚而詐,外薄而心地厚者,當察其行。 平時觀其所好,貪虛榮者必是賤相,以貴者不必求貴,惟其賤是以求貴。貪富財者必是貧相,義亦如是。如功利者必喜侵軋而忌才,貪者必量小,量小者必福薄。凡自奉厚者必薄待於人,不足交也。豪富之家,且先觀其窮苦戚族,能厚相結者,其家必昌,交友其次之。中產之家,且先觀其子弟有禮貌能讀書者,其家必昌。貧苦之家,且先察其勤惰,能勤者其家必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