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啟機 – 共業與別業

by | 12 月 15, 2020 | 齊師法語

齊志軍老師開示

問:個人的別業和共業相比,很小是嗎?
  答:對,比例很小。比如現在這樣說吧,就這一張桌子,這個心外沒有客觀存在,客觀並不存在它。共業所感,大家都看見有。要是有一個人看著沒有,那就是他跟你不共業,那麼你連他也看不見啦。要是不共業,你就看不見他。所以大家都沒法去改變它。
  要是有一個人悟道了以後,別說這個桌子,身心世界全都空了。來得那麼猛,就像爆炸物。並不是要爆炸的那個境界是成道,是恢復真實了,(這時)還有道可成嗎?恢復真實還有道可成嗎?都是假名。
  但是,同是這一個桌子,實際上倆人看見的,不絕對相同。那些細微之處,一般你拿秤稱,你拿尺量,也分辨不出來,比那更細微。所以別業比共業小到微不足道,到可以忽略的程度。
  但是你是你,我是我,咱倆為什麼不同啊?你那色身和我的色身為什麼不一樣啊?你的心理跟我的心理也不一樣啊?(這就是)別業!這就叫“共業感現山河大地,別業招來十二類生”。別業不同,身體也不同。
  我們這還相近啊,都是人身呐。大街上那婦女抱著的小狗兒,它跟人別業稍微大點,要不然它就不是狗了!但是肯定也有共業,要不共業,她根本抱不了它!共業肯定還是主要的。

問:師父,我想問一下,新秩序的創造者,大部分都是秩序的遵守者,但是智慧的創造者,有些地方似乎不同?
  答:創造?實際上佛講的法,並非創造,而是發現。不是佛創造了佛法,創立了佛法,是佛發現了這一個大苦海的規律。(發現了)它為什麼會苦,然後發現了脫苦的方法。哎,這麼(佛)把方法告訴你。你學的是方法,這個方法好像是創造出來的。其實並不是創造,是發現。
  (因為)它本來就這樣,所以叫打開本來。本來“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這才是本來。實有眾生得滅度,那是妄心,不是本來。

問:如果我們徹底領會佛法,徹底解脫了,再來入世的話,如何應對這世間法?
  答:你說徹底理解佛法嗎?徹底理解佛法,就無世可入!你要知道,那都是我內心起的幻相。在自心的幻境裡,度自心起現的無量無邊眾生,不是“實無眾生可度”的嗎?它有嗎?這才是佛法。自心起現的幻境,有自心起現的眾生,你還去那樣滅度,這正好是妙用!這是佛菩薩度眾生的妙用。